青山工业项目总结
项目痛点
- 部分设备无采集数据功能,质量管理和追溯实施困难。故障、场内质检数据、供应商质检数据目前通过人工到场内找售后故障现象涉及到的检测项目,确认故障发生的可能因素;依赖人工经验,不系统,不全面,分析故障原因耗时长,每周 2-3 人,每人各花费 8 个工时
- 生产过程中插单/删单导致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浪费
- 目前通过人工导入挖机运行时间等相关数据来判断对策有效性,不能全面系统的分析每一个对策的有效性; 需要每月定时导出运行时间等数据,通过 excel 人工跟踪处理,每周 1-2 人,每人各花费 8 个工时;
- 故障数据无法系统分析,靠人工从系统取数据,通过 excel 表分析; 每月产生近千条,截止到目前有几十万条数据,人工数据统计每人每周需要 4-8 小时,每周 5-6 人
- 针对关重件,手动挖掘分析,维度受限,不能准确定位问题; 每周 1-2 人,每人每周需要 4-8 小时;
项目建设内容
- 打造数据基础体系
数据的打通和标准化管理是发挥数据价值的基础,本项目将数据中枢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全面打通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等各个业务部门和系统的全量数据,建立数据管理体系,解决企业的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发挥价值的问题,实现数据的实时全量在线。
- 建立生产管控体系
通过打通生产相关的“机”“料”“法”“环”“测”等全数据链路,监控生产现场状态、异常问题及报警,通过对现场生产状况、订单计划、配套、物料、质量等生产息息相关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辅助管理者对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生产现场按既定计划有效运行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制造过程全要素的可观、可测、可控。
- 探索发掘 数据价值
基于阀体线过程质量数据和检测台检测数据等历史数据的积累,探索建立质量数据多阈值决策树机理模型,并对过程质量数据与产品一致性数据进行关联影响因素推荐的预研工作。
数据可视化管理
项目价值
为生产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决策报表,比如对生产顺序的运行统计、生产环节的时间预警等等。 建立企业工厂孪生模型,作为未来数据、规则的载体 ,利用数据资产,从企业机工厂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必要的指标体系,建立提示、预警、报警规则,对产线、工厂、企业的运行情况实时感知,辅助管理者更快、更好地做出有效决策。
雪浪虎符提供数据集成、 数据开发、数据地图、数据输出、数据质量、数据模型等功能 , 贯穿整个⼯业⽣成过程中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应⽤等全链路,将企业数据汇集、打通、重组成真正可⽤、“⼈机料法环”清晰定义的数据中台,帮助企业掌握数据资产状态,为各业务提供统⼀、⾼效的数据服务,奠定“智慧⼤脑”的基础。